朱棣为何把太子之位给需要人搀扶的瘸子呢?

大家好,今天来跟大家说说朱棣立太子的故事。大家都知道,朱棣勇猛心狠,自己篡位以来对于国家管理方面还是有功的。但是对于立太子的事,当时却让朱棣很为难。

朱棣的儿子不多,当时成年的就三位,而且都是徐皇后所生,老大叫朱高炽,老二朱高煦,老三朱高燧。大儿子朱高炽心地善良,当时朱元璋就说过他有君人之识。但是他长相不好,非常胖,走路都需要两个宫人搀扶着,并且身体不好,就像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样。

二儿子朱高煦身高七尺,长相英俊,并且身体敏捷,骑术精湛,且身体皮肤上有龙的胎记,所以从一出生,就有人觉得他应该是未来的储君。可惜排第二,并且性格轻佻,脾气暴躁。

朱棣为何把太子之位给需要人搀扶的瘸子呢?

所以朱棣主要还是在大儿子和二儿子中纠结,具体哪个比较适合做太子呢?

在选太子的时候,朱棣左右为难,有一次,他把他比较信任的解缙叫过来,想听听他的意见。解缙这个人少年得志,性情直率非常能干。在议论储君这件事时,他更倾向于大皇子,认为:皇长子仁义孝顺,天下归心。接着他又扣头说:好圣孙。这句话当时就说到了朱棣的心理,这里指的圣孙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。于是朱棣微微点头,决定立皇长子为太子。

斜襟虽然说的是实话,也是一个臣子应该说的话,但是这句话却让朱高煦恨他入骨,并且后来还因此丢掉性命。

其实替皇长子说话的肯定不止解缙一人,朱棣还问了北平按察司尹昌隆的意见,他也是扣头之后留下一句:长嫡承统,万事常经。

这句话大概意思是,嫡长子继承皇位,是传统,传统是强大,你要破除传统并需有一种特殊的力量,或者是长子做得不够好才能够,竟然你觉得二皇子比大皇子出色,但是我认为这种出色,还不足以破除传统。毕竟,皇储不是选拔带兵。

所以后来朱棣综合考虑之后,在永乐二年四月,朱棣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,朱高煦为汉王,朱高燧为赵王。

这就是朱棣立太子的故事了,虽然立了一个像小儿麻痹症的人,但是朱高炽后来的表现,想来也并未让朱棣失望吧!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98190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1-09-15
下一篇 2021-09-15

相关推荐